感謝貴公司給予機會,希望透過這段文字,讓您能更加了解我。
我的個性從小慢熟慢熱,旁人看起來是個害羞寡言的女生,但如果問問與我熟識的朋友與家人,他們應該都會形容我個性搞怪、開朗、感性。
感謝貴公司給予機會,希望透過這段文字,讓您能更加了解我。
我的個性從小慢熟慢熱,旁人看起來是個害羞寡言的女生,但如果問問與我熟識的朋友與家人,他們應該都會形容我個性搞怪、開朗、感性。
密訓很快就如火如荼的展開,身為隊輔組,第一天學長姐和我們玩破冰遊戲,讓氣氛熱絡點後,再請我們抽自己的夥伴,接著給我們各組一點時間,想闖關遊戲時需要用到的隊呼及諂媚,我和我的夥伴絞盡腦汁試圖想出有趣的隊呼及諂媚,經過多次的修改,終於被學長姐接受了!我們欣喜若狂,馬上繼續想小隊表演的內容並練習,到了隊輔劇的練習時間,要和其他隊輔們一起討論如何呼籲小朋友們不要碰菸、酒、檳榔、毒品的小劇場,在裡頭還要加一些幽默的對話和動作,才能讓小朋友們全身貫注的欣賞表演,最後則是隊輔舞的練習時間,隊輔們要練習一支舞,在和小朋友們初次見面時表演。在一個星期就要將這全部的東西給「生」出來,練習時間又少之又少,除了假日兩天比較充足外,其他五天平日都要利用晚上零碎時間練習,我覺得疲憊不堪,但心中卻又很期待上營。
到了上營的第一天,開幕式很簡約的結束,滑稽的隊輔舞也讓小朋友笑得合不攏嘴,我和我的夥伴在小隊時間,與小朋友們聊聊天,問問他們吃早餐了沒、怎麼來學校的等等,試圖讓他們敞開心房,小朋友們也漸漸不害怕的和我們談天說地,我的心中也緩緩卸下一顆石頭。宣導五反的小劇場完美落幕,有獎徵答時間,小朋友們也十分踴躍的答題,現場氣氛相當熱鬧。在這兩天,同時見識到小朋友們瘋狂的一面,為了賺取金幣,卯足全力的玩闖關遊戲,大聲喊著隊呼和諂媚,偶爾也失控地到處亂跑,而我和我的夥伴得像爸爸媽媽似的追著他們。記得有個溫暖的小插曲,那時小朋友們在闖關,我不舒服的坐在旁邊休息,他們準備去下一關時,為了怕擔誤到闖關時間,我請我的夥伴先帶小朋友們走,我等等再跟上,小朋友們看我沒跟上,紛紛圍繞在我周圍,擔憂的小臉讓我心中溫暖許多。最後一天閉幕式,小朋友們臉上紛紛浮現難過的表情,我們心中也不捨,但還是安慰他們會再見面的,才讓他們敞開笑容,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,我祈禱著他們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。
今天想分享一下我對於行銷這兩個字的想法,對我來說行銷的範圍非常非常的廣,從產品外型所看到的第一印象,以及產品所感受到的觸感或味道都是行銷,能夠去改變我們想法的這些因素,通通都是能透過行銷去達到不同的變化,當然在行銷前還有產品這一塊重要的部分,不過我們就先談談行銷的影響,就像一個好的產品經由行銷包裝後,用一句成語來說那就是如虎添翼啊。
而行銷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塊學習的海綿,透過行銷必須要去學習到各種事物的知識,就好比從全球走勢到生活瑣事等等,都是要透過無止盡的學習再學習,行銷不單單只是透過產品去影響消費者,也讓我們透過了學習更茁壯了自己,我覺得這才是學習行銷所該追求的思想,看似我們透過行銷去學習所具備的能力,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是在學習中了解行銷,有多少人一輩子學習了這麼多,結果最後用上的卻只是這麼一小部分,但在行銷上我們可以真正的學以致用,因為行銷上並不是只有一種做法,而是可以碰撞出各種不同的想法,這才是我們在行銷上最大的優勢。
從小學到大學聽過無數演講,也看過不少演講影片,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場,一場關於疾病,一場關於演講者的經歷。
疾病的那場在我高中的時候,當時講者是一位母親,她的女兒罹患罕見癌症,當時似乎已經末期了。
「村野兒童夏令營,我愛村野!村野兒童夏令營,加油加油加油!」這是我每
年暑假的開端,這是屬於我人生中的意外,這已經成為我每年的例行公事。
人們常云:「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。」但隨著現今網路媒體日益普及,我反倒認為藉由網路適當的攝取新知,並身體力行去身歷其境,更有助於豐富自己的視野。而我,喜歡閱讀,也喜歡旅行。閱讀加深了記憶、旅行豐富了感受,兩者相輔相成,使得我成為現在的模樣。
我喜歡閱讀各式書籍,舉凡心理勵志、旅遊文學、社會科學、文學小說…..等,都是平常我會接觸到的書籍類型。而近期閱讀的是藍白拖作者所撰寫的「給回來的旅行者:人生,才是你的正職」。文中主要分為三個大方向去探討:旅行、生活、人生,這三者之間息息相關、互相影響著。閱讀完後,我很喜歡書中的一段話:「我們常常花太多力氣去生存,而沒有力氣去生活。」也許旅行不是唯一的管道,但往往在旅行的過程中,你會有一顆放鬆的心、你會留意到生活中的小美好、你會發現人與人之間不分國籍、彼此的距離意外的近。但旅行要適量,人之所以去旅行,其實是為了有更多的動力去過好我們的生活。
韶光荏苒,在這個世界度過多少個歲月?緬懷著多少個回憶?有多少個故事可以訴說?
「不放棄也可能不會成功,但放棄就什麼都沒有。」記得高中老師曾經這麼勉勵。大一時面對人人懼怕的微積分我也沒有放棄,雖然成果不理想但至少我努力過,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我是一年級裡唯一報重補修的學生,記得當時系助理告訴我你還不需要著急可以等到以後再來,但我對自己的學分慌恐,擔心無法順利畢業的想法讓我依然和學長學姊們重修微積分的學分,事後回想起慶幸自己當時的堅持沒有放棄。
昨晚,作了個夢,
夢見我來到哈爾濱;
在繽紛朦朧的無盡冰雕裡流連忘返,
踏著雪花,數著樹掛,看見了日出!
醒來後,仍久久不能自己,
回想著夢裡一景一物,
第一萬次下定決心,我一定要去走走。
第一次聽到哈爾濱這個地名,
是在梅濟民教授寫的『北大荒』裡;
或許是他筆下的東北太美太浪漫,
使那時的我產生了一股近乎崇敬的嚮往:
神秘的長白山、寧靜的乎倫貝爾草原、
如夢似幻的雪野樹海、松花江溫柔的呢喃…
像透過輕紗的神秘星光,無比無比的動人!
國小五年級,在一次說話課的考試裡,
老師要求大家自己準備一篇演講稿上台發表,
我思索著,想把北大荒拿出來和同學們分享!
當時,媽媽買了一套『山河風情』的大書,
我吃完晚餐後,立刻抱起"松遼東北"躲進房裡;
翻了幾頁,就發現裡面一篇介紹哈爾濱冰雕的文章。
亮面的書頁上,照片裡的冰雕是那樣光華奪目,
我把這篇介紹讀了一遍又一遍,仍然捨不得放下,
我認識了冰雕、樹掛、霜花,參與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
窺探了那遙遠的冰雪節,繽紛神奇的美妙盛況;
從那個時候起,我就告訴自己:
除了羅凡尼米,還有哈爾濱,
我一定要去哈爾濱看冰雕!
記得那篇演講,分數不錯,卻實在冷門,
相對於其他同學精采的故事與逗趣的笑話,
班上只有幾個小朋友聚精會神的在聆聽;
但我很開心,那段準備演講稿的日子,
令我認識到更繁華,更璀璨迷人的哈爾濱,
開啟了自己全然不同以往的視野!
和芬蘭一樣,哈爾濱也是個寒冷的國度,
每次當我意飛神馳,媛媛總是不解,
為何我老夢想著要跑到那麼冷的地方?
其實,我只覺得不論北歐或東北,
都有那麼一種純淨自然的歡樂與美麗;
即使現在很多地方已過度商業化,失卻了靈氣,
卻仍難掩她們那遺世獨立的意境與風情。
有時不禁猜想著,在那麼冷的地方
會特別珍惜溫暖的人們,一定也特別幸福吧!